文惊海内

《文惊海内》

第二十四章 古平县中繁星落,众人共话甲骨文

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
最新网址:m.umixs.info

他绝心杀蛮,但他和孙琦想的不同,他不仅仅只有仇恨。杀蛮,是战争。而战争,绝不是为了毁灭一个种族。战争的目的,是改变、是包容,一种文化同化另一种文化。战争的胜负往往并不决定这种同化的主次,决定文化上的胜负的,是文化的等级。

就像蒙古人赢了,建立了元朝,但他们的文化彻底同化在了中原文化中。他们曾经试图去除科举制度,从而让中原文化融入自己,可是他们却一手造就了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、关汉卿……

孝文帝显然比蒙古人更有智慧,他看到了自己民族和中原文化等级的差异,所以他顶住了所有的压力,让自己民族的游牧文化融入中原的农耕文化。这是一个统治者眼界的差别。

成吉思汗也应该有这种眼界的,可是对于元朝,他死的太早。宋三常常梦见文天祥站在成吉思汗面前的样子,这绝不是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更幼稚的是,许多人痛斥元朝,痛斥清朝,他们至今认为那是简单的外族侵略,认为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,并没有对华夏文明造成好的影响。宋三在年轻的时候,也是这么认为的,后来他想到自己那时的言论,实在有些无地自容。

宋三最讨厌的词,是“国学”。那些国学讲座的所谓“大师”们,认为如今的外来文化是不好的,让我们丧失了过去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。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讲述的古代文化,就是无数外来文化和华夏文明融合所导致的大气象。中国不应该有国学这个词,因为我们真正的国学,就是海纳百川。

宋三分析过,这个时代的盛唐之所以没有那些伟大的诗人,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佛教、没有基督教、没有***教、没有拜火教、摩尼教等等。所以也就没有孝文帝时代的外来文化大融合,所以,盛唐需要的气象不够强大。

李世民仍然是那个伟大的天可汗,孝文帝仍然是那个坚定地要求全国汉化的英明君主,可是这两个伟大的人之间,似乎缺少了一架桥梁。这个时代当然也没有李煜,所以这里的词不像宋朝般盛行。

宋三看着满街的花灯,看着红男绿女们发自心底的笑,看着菲儿和高圆儿指着彩灯兴奋的样子,也听着高义和孙琦为一个灯谜争论不休。他也笑了,他思绪乱飞,然后他终于明白为社么任凭中原和其他外族征战,圣人们却从不出手。

第二十四章 古平县中繁星落,众人共话甲骨文 (第1/3页)

古平县这个地方,民风淳朴,青山绿水环绕,百姓生活也算富足。这个富足当然指的不是家家户户都像孙琦家那般,只是说生活过的去,多年不出天灾,能有一口饱饭吃罢了。

华夏的百姓自古以来,没有什么反抗精神,只要能吃饱饭就能安定。鲁迅曾说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,但是宋三不这么认为,他不否认鲁迅先生说的也有道理,但是时代不同,看问题的方法不同。鲁迅用词激烈,是要在国家危难之时呼唤民智,而从大历史环境来看,其实这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,对社会安定做出的贡献。

如果没有这种安定的贡献,老百姓一有不顺心的事情便心生反抗,动不动就要造反,就不会有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,一旦长久的动乱,没有大一统的时代适时地结束乱世,华夏文明早已经断绝。我们过去的历史,就会被称为“古中国”,好像古印度、古巴比伦一样了。

后世许多人在网上痛斥儒家思想奴化人心,实在是幼稚的很。如果没有这种所谓的奴化,他们恐怕早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“儒家思想”。

阅读文惊海内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(www.umixs.info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