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

《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》

第一百八十七章 产业布局

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

周新说完之后把一个印有Matrix Logo的盒子递给了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周新心想把胡正明挖去张江了,后续梁孟松也稳了。

等中芯乱起来,他强势进驻中芯,然后带着梁孟松进去接手中芯,把想搞事的人全踢了。

后世的中芯因为股权分散,内斗的相当厉害,让很多人有中芯擅长内斗的印象。

当然中芯确实擅长内斗,内斗的精彩程度堪比宫斗剧了。

胡正明说:“你还是需要给我时间,我需要时间思考。”

有了他们的努力付出,新芯光刻机才能这么快把样机造出来,如果不是有他们的配合,我一个人再厉害也做不到这点。

Newman,确实好久没见了,应该整整有一年时间。

我去年圣诞假期回来,也就在家呆了两周,当时我们也没有一起吃个饭。”

周新点头:“是啊,这次来见你一个是我们这么久没有见面,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。

说这个原因之前,送你一个礼物,也是祝贺你在张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”

但是从后来台积电建厂的结果来看,最终还是站在阿美利肯方,原本台积电建厂只在弯弯建先进制程的厂,成熟制程的代工厂才在弯弯之外的地方,后来直接把先进工艺的厂搬到阿美利肯去了。

从结果也能反向推断出张忠谋的态度,因为他虽然离任了台积电董事长一职,但是以他离职时候把权力一分为二,分别交给刘德音和魏哲家两个人,可以看出他依然掌握着重要议程上的决策权。

台积电在往阿美利肯建厂的时候,张忠谋公开表示即使在美建厂的制造成本高出50%,台积电依然会继续向美转移部分产线。

周新不知道张忠谋在2022年的时候张忠谋会公开站队,但是这不影响他在胡正明手底下当博士的时候,从胡正明口中了解张忠谋是什么样的人。

当然更多的还是从梁孟松口里了解张忠谋,梁孟松从伯克利毕业之后可是在台积电干了很多年。

“林叔,正是有你新芯光刻机才能这么快走上正轨。

第一台样机出来的时间远超我的预期。”周新亲自跑到旧金山国际机场来接林本坚。

这次林本坚回阿美利肯,一个是回来探亲,他老婆跟着去了张江,但是他两个女儿都没有跟过去。

林本坚和周新握手之后说:“华国方面的工程师非常勤奋,他们的勤奋程度不亚于刚刚去IBM参加工作的我。

虽然他们在经验上有所欠缺,但是非常努力,学习起来的速度也非常快。

从今年开始,张江高科技园区会和申海几所主要高校签订合作协议,为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,实习会从他们大一延续到大四,我们内部也讨论过,对于表现好的学生,毕业之后直接来这边入职。

这项计划不仅仅是面对申海的学生,未来会面向整个华国985高校开放。

目前的问题还是企业不够多,能够给出来的实习名额只够满足申海高校。

教授,你在高校呆了这么多年,我请你去张江,也是考虑到你对产学研领域有非常多经验,能够在这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。

我们搞的实习计划非常粗浅,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如何达到效果,我觉得你来规划,肯定能有更好的效果。”

这中间的难度不是一点半点,回去真的要做这件事,需要有耐心,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。

人才培养至少得培养起三到五个梯队,这就要花五年时间,然后出成果也得以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,我估计得到第二个五年的时候才能慢慢有一些成绩出来。”胡正明说得很诚恳,谈到的也是他围绕华国现状的思考。

和张不同,胡正明对大陆有感情,有想要支持大陆发展的心理存在,只是由于他的风险偏好决定了,他没办法放弃现在有的一切不管不顾回国发展。

胡正明是婴儿时期就去了弯弯,张则是在大陆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,一直到49年也就是18岁的时候才离开大陆去哈佛念书。

至于立场,张忠谋明面上的态度是永远维持中立,不支持任何一边。

所以在张江需要做的其实是把生态建立起来,把生态建立起来之后,形成了正向循环,我相信以华国人的智慧是能够把这件事搞好的。”

后来为什么华国半导体发展缓慢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芯片产业的上下游,无论是外企在华国的分公司还是华国的本土公司,都不愿意使用华国本土公司的产品。

一点机会都不愿意给华国本土公司。

这就是一开始没有具备核心地位的链主企业来起到带动作用。

周新继续说:“关于人才不够的问题,我也和华国方面沟通过。

周新说:“教授,我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担忧,我也有这个耐心,我的资金足够充足,别说十年,十五年也可以。

而且华国有着广阔的市场,本土市场足够培育出一些优秀的半导体公司,做这个事情也不是绝对会亏。

局部是能够实现盈利的,比如芯片代工,Matrix手机的处理器是新芯半导体设计的,同时我们还为苹果设计了一款解码芯片,这些都是收入。

光是这两项,养活新芯半导体就不成问题。

集成电路的其他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,落后意味着企业小,企业小意味着实现盈亏平衡对于盈利的要求不会太高。

第一百八十七章 产业布局 (第2/3页)

,在硅谷了解到一线的产业界在做什么,哪方面的技术对他们未来去找工作或者创业有帮助。

华国的学生要毕业之后才有这个概念,而且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不清楚业界最先进的技术方向、技术路线是什么,然后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做哪方面的工作,等到毕业之后又要花上很多年的时间摸索,等到摸索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时候,未必还有那个心境从头开始。

我一直感觉华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。

当然话说回来,对于在华国搞集成电路创业,尤其像你提到的,围绕芯片代工、光刻机、芯片设计,去延展投资上下游的半导体企业,这人才缺口就更大了。

阅读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(www.umixs.info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
相关推荐